|
|
近日,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会计师事务所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这是我国首次在会计师事务所反洗钱领域作出的系统性制度安排,标志着行业反洗钱工作进入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新阶段。
致同质量控制合伙人万思宁接受《中国会计报》采访,就新规相较征求意见稿的核心变化与实施要点进行了专业解读。

相较于征求意见稿,正式印发的《办法》在反洗钱义务范围上作出了重要调整。这一调整直接关系到事务所资源投入与风险管理的边界,受到行业普遍关注。
万思宁指出:“正式稿删除了‘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及其交易涉嫌洗钱活动’的兜底性条款,这限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履行反洗钱义务的业务范围,即仅针对特定类型业务,而非全部业务。”他进一步说明,考虑到反洗钱的特殊性质,以及近期其他行业出台的相关管理办法仍保留此类兜底内容,建议会计师事务所在实际执行中,主动向所属监管机构进一步确认义务范围的界定,以规避实操中的合规模糊地带。结合行业实际情况,万思宁分析认为,上述特定业务多为咨询类服务,在事务所整体业务中的比重一般较小。
“只针对特定类型业务履行风险评估和客户尽职调查等反洗钱相关程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实际执行难度。”但他特别强调,“范围限定不代表责任缩减,不从事、不为洗钱提供便利是所有单位和个人的法定义务。”因此,事务所应在所有业务中严格防范为洗钱活动提供任何形式的服务,且需在反洗钱培训中向从业人员与客户传达这一法定认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办法》明确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客户尽职调查是核心环节之一,但实践中事务所面临不少执行难题。致同万思宁指出两大核心难点:一是受益所有人识别核实难度大,事务所受自身能力、信息渠道限制,且客户架构常存在结构化主体层层嵌套的情况;二是强化尽职调查名单的界定与获取机制尚未成熟。他建议,事务所需在实践中探索行业操作路径,可依托央行等权威机构发布的名单,结合司法、执法机关信息及公开渠道信息,构建风险名单库。
为推动《办法》落地,会计师事务所正积极探索实施路径。致同万思宁结合行业特点,提出“制度细化+培训闭环”双轨推进建议。制度层面,需制定内部反洗钱管理办法,配套工作指引、风险评估及客户尽职调查模版,同时完善业务承接流程。培训层面,由反洗钱负责部门搭建体系、制定计划,通过内控确保员工参训,重点覆盖法定义务、制度流程、风险评估、尽调执行等核心内容。
值得关注的是,《办法》正式稿新增客户配合义务条款,这一补充呼应了征求意见期间的高频反馈,且与《反洗钱法》第十条一致。万思宁建议,培训中需重点普及该法定要求,强化客户配合的约束力。针对可疑交易报告,他提到当前洗钱手段多样、架构复杂,识别缺乏绝对标准,相关法规多为示例指引,因此需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聚焦常见可疑交易特征及典型案例,提升行业整体风险识别能力。通过双轨推进,事务所可更好落实反洗钱责任,为维护金融秩序与国家安全贡献专业力量。
|
|